市教科所仪陇包片组携市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研讨活动走进仪陇中学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13日 编 : 浏览量 :4667
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助力仪陇县高中教育发展。4月11日,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仪陇包片组携市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研讨活动暨高三教学视导在我校举行。
市教科所仪陇包片工作组、县教科体局领导、教科室领导及教研员、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县名师工作室成员、县高中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小桥中学教师约300人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张文老师主持。活动内容包括涉及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四个学科的高一高二教学评一致性研讨和高三后期复习备考教学视导。
活动伊始,我校校长马建全代表学校致欢迎辞。马校长对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仪陇包片组及市名师工作室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老师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对本次教学评一致性研讨活动暨高三教学视导的顺利开展充满期待。
仪陇县教科室主任张晓玲谈到近年仪陇教育实现了明显的提升,取得喜人的成绩,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将新的能量注入课堂,进一步助力仪陇教育腾飞。
市教科所高中室主任黄政指出名师工作室与包片工作组的工作路径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要让校园成为学生美好人生的孵化园,应从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及校园风尚三方面努力。只有在这些方面作出努力并力求成效,我们的耕种才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次数学同课异构内容为高二的《导数应用》,由我校邓宏斌老师和市工作室成员李婷老师主讲。两位老师精心设计,深入剖析,为我们展示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我校邓宏斌老师展示了《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微专题之:三次函数(第一课时)》一课。邓老师从学情出发,依托精心选择或改编的例题,深入浅出,释疑解惑,有的放矢,呈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节课,市工作室成员李婷老师呈现了《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探究三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一课。李老师的课堂节奏张弛有度,严谨细腻,体现了课堂重点,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课后,几位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课程展示作精要点评。
南充高中顺庆校区数学组教研组长尹怀前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师生交流充分。邓老师的课堂将几何画板的直观演示自然融入课堂,促进学生对三次函数图像变化规律的认识,但课堂容量可适度控制。李婷老师由具体函数引入,体现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重在探究过程,但学生作答的细节规范需进一步强调。
仪陇县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代军老师在知识层面上对两位老师给予了认可。他指出,邓老师通过游戏方式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及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过程中,邓老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李婷老师通过抛出问题引入,结论的推导过程快慢适中,节奏把控到位。
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宏德中学何金老师指出两位老师课前准备都很充分。邓老师的教学层次逻辑合理,更适合高三的复习课。李婷老师的教学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基本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他希望每位老师都要重视教材,理解教材,注重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魏扬老师指出,通过教学研讨能实现思维的碰撞,每位教师对教材、教学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课堂的侧重点便有所不同。教师要多去思考“我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怎样才能用好教材?”
南充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尹怀前以“研思同行聚合力,互学互鉴促提升”为题,分享了他在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他从五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包括强化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立足常规教研,发挥教研实效;汇聚团队力量,打造精品课堂;外出交流学习,助力自我提升;厚植教育情怀,结出累累硕果。尹老师强调,独行快,众行远,同行间交流互鉴,我们教育人才能走得更远。
高中英语学科
我校李雪老师及南充高级中学蒲冰晶老师围绕2021年新高考试卷读后续写分别献课、说课。
李雪老师结合图片,以问题链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推进,授课逻辑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蒲冰晶老师娓娓道来,教学思路清晰,遵循 “GPS”原则和 “SPAF”互动原则,深究文本,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写作灵感,学会举一反三,完成高质量输入与输出。两位老师最后都利用评价量化表让学生自评和反思自己的写作,有头有尾。
市名师工作室田淇文老师、任维维老师,我校范欣老师、杨晓丽老师作点评。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姝主要针对两位献课教师有所忽略的地方进行最后的点评和补充,并强调了故事冲突在读后续写中的重要地位,要重视续写句型的多样性以及对可视化教学的充分利用。
姚佳雨老师针对读后续写开展讲座,生动地展现了读后续写的两个着力点—思维可视化和丰富语言对于读后续写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肖萍老师作总结发言,肯定了两位献课教师的课堂效果,她们践行了英语学习观,贯彻了教学评一体化,有梯度,有效度,有温度。肖老师结合丰富的课堂案例开展 “以读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学,以学促教”讲座,使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受益匪浅。
高中地理学科
南充市何从春名教师工作室、仪陇县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在我校第三学术报告厅(106)开展。
研修活动第一项为同课异构。县工作室成员邱军老师和市工作室成员王飞老师分别就《农业区位因素》这一课题进行了示范课展示。两位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理念,为我们带来了两节教学效果良好的优质课堂。
南充高中吴章彬老师进行了评课:两位老师选择了不同的乡土材料,都体现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与高考建立了联系。
我校刘珈余老师也从教学基本功、教学目标、教材处理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认为两位教师都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落实了情境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个人的教学智慧。
随后,市名师工作室曾巧老师做了微分享《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从兴隆湖的位置、建设过程和背景、显著特色和未来的预期等方面联系教学思维。
市名师工作室尹婕老师开展了微讲座《蓬安乡土地理研学路线设计》,对研学的目标和过程设计进行了相关阐述。
仪陇县名师工作室鲜文杰老师带来微讲座《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思考》,从设计理念、课程标准分析、教学重难点等六个方面对喀斯特地貌这一节内容的课程设计进行了交流。
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何从春老师以《教学评一致性地理教学:建构与评价》为题作了讲座,并对老师们的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高中生物学科
市名师工作室陈新宽老师及我校李万鑫老师带来《DNA分子的结构》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课都从DNA分子的结构知识框架入手,从基本单位到DNA分子结构的构建,两位老师注重细节知识的处理,学案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法指导得当。DNA的结构较抽象,两位老师采用先讲解,再制作模型,让学生边思考边动手,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引导了学习兴趣。两位老师整体教学能够把握住新课标要求和高考指向,核心突出,效果明显。
李万鑫老师主要是通过问题引领和资料的再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通过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思考相关问题,得出相关结论。
陈新宽老师则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了DNA结构的研究历史,侧重于对DNA双螺旋结构建立的科学史进行串联和整合,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一些问题有相应的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张强老师带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突破》微讲座,他针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的难点突破展开讲解,从深挖能量流动过程模型、理清易错易混概念、精选归纳能量流动例题、突破能量流动相关计算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他的讲解和分析,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复习课模型,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